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摘要:本文介紹了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的T3連廊位置大吊頂的施工措施設計,針對施工高度為140米位置跨度長達60米的空中連廊位置的鋁板及龍骨的安裝,定制出一種超高層懸掛移動平臺的施工措施,完美契合此類特殊結構的施工安裝需求,為超高層大吊頂施工提供了有效范例。
關鍵詞:懸掛平臺;超高層高空作業;施工

1前言
英藍國際金融中心傲立于廈門新海濱金融區,由三座巍峨高層塔樓構筑而成,集辦公、服務型公寓、高級酒店、零售與餐飲空間于一體,且與毗連地鐵站無縫相連。這一多元功能融合的建筑體,為人們締造了便捷、豐富的生活場景。遠觀英藍國際,整體建筑呈震撼的“大門”造型,四棟摩天大樓直插云霄,巨型“門梁”橫亙其中,將中間兩棟緊密相連,勾勒出“大廈之門”的壯麗景觀,當之無愧成為廈門新興金融區的地標(詞條“地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性建筑。

其中,T3 連廊作為項目的點睛之筆——門梁部分,在建筑美學與施工技術層面均占據關鍵地位。施工進程中,懸臂法、液壓整體提升、高空二級提升等一系列國際前沿技術得以應用。連體區域鋼結構(詞條“鋼結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總重 5342 噸、連廊提升高度達 140 米、連廊最大跨度為 60 米,這些亮眼數據無不彰顯英藍國際在建筑工程領域的斐然成就。英藍國際金融中心的橫空出世,不僅將現代建筑的藝術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更為廈門的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提升城市形象。其別具一格的“大門”造型,承載著開放與包容的寓意,深度詮釋了廈門獨特的城市文化內涵。
2高空懸掛施工平臺的設計背景
藍國際金融中心的高空吊頂施工面臨諸多挑戰。其門梁鋼結構下方為鋁單板(詞條“鋁單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吊頂,常規施工措施難以滿足安裝需求。這是因為鋁單板吊頂對施工工藝要求較高,且該區域處于高空,位置特殊,施工安全和技術難度大。
從現場實際情況來看,該系統位于T3連廊底部,標高約134.8M(30F)。吊頂鋁板采用開放式,室外氟碳噴涂處理的3mm鋁板豎縫縫寬4mm,橫縫縫寬4mm,內部有2mm厚銀白氧化的鋁板作防水,因總包連廊整體提升,吊頂分2階段施工,連廊整體提升前施工提升區域龍骨,吊頂提升完成后施工剩余部分。
在這樣的高空位置進行吊頂施工,不僅要考慮結構的穩定性,還需解決施工操作空間有限、材料運輸困難等問題。傳統的施工方法無法滿足該區域的施工要求,這就需要一種創新的施工技術。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就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技術和設備,并且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確保施工過程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3施工技術難點及解決方案
3.1技術難點
3.1.1高空作業風險
在 140 米高空進行作業,人員安全保障難度極大。此高度下,一旦發生意外,墜落風險高,對人員生命安全威脅大。同時,高空作業環境復雜,風荷載(詞條“風荷載”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溫度變化等因素也增加了作業難度。例如,在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中,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影響,強風帶復雜環境給高空作業帶來諸多挑戰。
3.1.2吊裝精度要求高
門梁鋼結構連接部位復雜,需要精確控制吊裝位置和角度。鋼柱與鋼梁的連接、鋼梁與鋼梁之間的拼接等都需要高精度的操作。如 T3 連廊的吊裝,其結構復雜,在吊裝過程中需確保各構件之間的連接精度,否則會影響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3.2解決方案
考慮到后期吊頂的措施搭建難度以及鋁板的安裝難度,通過對本工程此位置的高度已經安裝空間進行分析,最終確定為通過采用懸掛平臺的施工方案解決后期鋁板及龍骨的安裝工作。
3.2.1吊頂龍骨的安裝
根據總包計劃,連廊鋼結構是進行整體吊裝,但由于受到主體結構限制,起吊部位為中部區域,鋼結構在地面制作預提升至1.7米時,我司在地面完成此區域擦窗(詞條“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機軌道以及鋁板龍骨安裝。
頂部鋁板安裝基本條件:檢查吊頂鋁板安裝基本條件是否具備。并對建筑物安裝吊頂鋁板部分的外形尺寸進行復查,要求達到與吊頂鋁板配合尺寸允許偏差范圍
材料檢查:檢查吊頂龍骨、鋁板的品種、規格尺寸、色澤是否符合設計;吊頂鋁板在運輸過程中有否損壞、變形、劃痕和污染等。不合格的吊頂鋁板不得安裝。
人員準備:吊頂安裝過程中,安排2組人供12人同時施工。
3.2.2平臺導軌的設置
首先是平臺導軌的設置,在空中連廊鋼結構下方的中間區域設置4排平臺導軌(綠色部分),邊部設置8道邊部導軌(紅色區域)分別實現中間標準面板(詞條“面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以及收口面板的安裝。
3.2.3兩部分平臺軌道加工方案
中間區域的導軌平臺為地面焊接安裝部分(下圖1綠色部分),軌道由2m長22#工字鋼組成,軌道焊接在主體鋼構上,角焊縫為8mm(圖2)。在主體桁架整體提升前在地面焊接完成。
邊部特殊位置平臺導軌為空中焊接安裝部分(下圖1紅色部分),此部分工作面使用下懸掛腳手架平臺安裝(下圖2)。軌道由3m長22#工字鋼組成,軌道焊接在主體鋼構上,角焊縫為8mm(圖3)。待主體桁架提升后利用反吊腳手架作為工作平臺焊接安裝邊部軌道。




3.2.4提升階段構件選型
卷揚機:平臺整體重量小于5T,故每個平臺的提升選用4個3T的卷揚機進行整體提升作業。
鋼絲繩:6x19-1960剛芯Φ16
卸扣:A085419 額定載荷4.75t,平臺上8個,滑車上8個。

滑車:HQG1-32 額定載荷 5t,共計8個。

鋼絲繩繩夾:S11016 每根鋼絲繩至少配3個。8套卷揚機設備,至少配24個。


3.2.5移動平臺的提升與布置
移動平臺的提升是整個安裝過程中的重點步驟,也是重大危險源。為做到安全平穩提升平臺,提升前需做好充分的準備組織工作。
3.2.5.1起吊點(詞條“吊點”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設置
整個系統設置4條平臺軌道,3臺移動工作平臺,8個卷揚機吊繩點,每臺工作平臺設4個提升點。平臺提升位設置于中間位置(見下圖)。



3.2.5.2移動平臺的垂直提升
移動平臺尺寸4000mm*15080mm,可拆解中間段3米,平臺尺寸為4000mm*12080mm。見下圖。利用卷揚機將工作平臺提升至吊頂區域。卷揚機安裝于主體結構上,平臺提升過程中設置纜風繩保護,待提升完畢后拆除纜風繩。平臺提升至預定位置后,將平臺通過焊接固結于拉鏈跑車上,焊接并復核確認受力后,移去卷揚機提升繩。



平臺與軌道的鏈接通過3T的拉鏈軌道跑車進行鏈接,每個鏈接點采用2個軌道跑車進行鏈接,其中一個跑車通過3T手拉葫蘆與平臺進行鏈接,平臺調整平整到位后,再用第二個軌道跑車通過100*100*8的方管與平臺可靠鏈接,防止平臺晃動。





3.2.6作面的劃分
本系統分為三個工作面:(1)中間大面區域(區域1),可以通過平臺標準布置來完成施工;(2)邊部區域(區域2),可以通過平臺的斜向布置來完成作業;(3)角部部區域(區域3)通過吊頂擦窗機配合施工來完成。安裝次序為先中間后兩邊。見下圖。

3.2.7動平臺的分布
本方案大面預計使用3臺工作平臺,系統邊部使用改制不規則移動平臺。見下圖。


施工2、3區域時將平臺通過卷揚機下放至1層,調整平臺角度,更換吊點,重新提升平臺至吊頂下方。
平臺吊點設置:

吊頂擦窗機軌道施工完成后,利用軌道及擦窗機滑軌跑車鏈接 3*4米的小平臺作為施工平臺,進行鋁板調整和局部安裝。



3.3平臺提升階段安全措施
3.3.1平臺加工完成后第一次提升前,需經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技術部門、機械部門、安全部門等聯合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提升作業。
3.3.2提升前,平臺內必須清理干凈,不得放置任何物品,防止提升過程中發生高處墜物,提升時平臺內嚴禁站人。
3.3.3提升平臺所使用的卷揚機必須保證設備型號、提升速度、鋼絲繩型號及長度等一致,并保證水平一致的連接到平臺的4個提升吊點上,以確保平臺裝置在提升時平穩上升。
3.3.4每個平臺采用4臺卷揚機提升,卷揚機安裝于主體結構上,卷揚機操作采用聯控開關箱控制,由專人負責操作,提升過程中安排專人負責卷揚機運行中的檢查和監護。
3.3.5將平臺提升20-50cm后暫停,靜置30分鐘,對卷揚機提升系統及平臺結構等進行全面檢查。
3.3.6檢查結束后,如若正常,則繼續進行提升作業,提升過程中注意檢查平臺水平,及時進行調整,提升至吊頂底部是利用卷揚機對平臺高度和水平進行微調。
3.3.7平臺提升過程中設置纜風繩保護,待提升完畢后拆除纜風繩。
3.3.8平臺提升至預定位置后,將平臺通過焊接固結于拉鏈跑車上,焊接并復核確認受力后,移去卷揚機提升繩。
3.3.9提升過程中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對卷揚機、平臺、纜風繩等進行觀察和監護,全程進行跟蹤檢查,發現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提升作業,待查明原因排出險情后方可繼續提升。
3.3.10平臺做為幕墻吊頂操作平臺使用,禁止在平臺上超載堆放材料,材料由樓層或吊頂上方傳遞至平臺內,材料隨傳隨用。
3.3.11平臺每次提升前及落地后,必須對平臺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并經總承包和監理單位相關人員檢查驗收后,方可進行下次提升。
3.3.12提升作業前應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大雨、大霧以及五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時,不得進行平臺提升作業。
4結語
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高空吊頂施工通過高空懸掛施工平臺的實施,成功完成了 140 米高空吊頂的施工安裝。在施工過程中,各項技術措施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對施工過程的實時監測和調整,最終實現了高空吊頂的高質量安裝,達到了預期效果。高空懸掛施工平臺的運用解決了傳統施工方法無法解決的難題,保障了建筑結構的安全和穩定性。確保了建筑結構的安全高空懸掛施工平臺的設計和實施為類似建筑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
參考文獻
[1]張華.薛抱新《高出作業吊籃在特殊工程中的應用》
[2] 國家規范/標準:《高處作業吊籃》GB/T 19155-2017、《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2016、《建筑施工升降設備設施檢驗標準》JGJ 305-201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2011
作者單位:北京凌云宏達幕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