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 中糧大悅廣場
AECOM建筑設計團隊在與四家實力雄厚的國際團隊競賽中,贏得深圳中糧大悅廣場的設計權,該項目位于福田梅林片區,是由舊工業區向創新科技研發轉型的城市更新。高密度垂直產業社區是AECOM團隊正在疊代的研究方向。項目有20萬㎡的規模,由180m和100m兩幢研發空間和100m一幢宿舍及配套商業服務構成。

© 中糧大悅廣場

© 中糧大悅廣場
01. 概念生成
1)完整場地、周邊對話
綜合分析場地周邊條件、城市資源、道路等情況,與城市對話,超越紅線設計。
2)退讓廣場、內街連通
在三個街角退讓形成公共開放空間,在廣場間形成“T”型內部的活力街區。

© 中糧大悅廣場

© 中糧大悅廣場
3)三邊布局、界面完型
一塔、兩板貼邊布置,城市界面完形,樓間距最大化,視野開揚讓出學校的日照通廊,與南邊地塊板樓保持間距,高塔外置,與周邊地塊形成鼎立之勢。
4)體量切割、多種表情
體量切割、調整高細比,形成表達對內外空間的不同態度;外高內低、外整內松的姿態,塑造多種城市表情。

© 中糧大悅廣場

© 中糧大悅廣場
5)堆疊盒子、豐富尺度
利用公交首末站形成的二層平臺,布置小尺度創意聚落;入口廣場獨棟品牌展廳(兼營銷中心)強化門戶商業價值;商業街區采用盒子穿插、堆疊的統一形體語匯。
6)空中連橋、立體交互
二、三層場地內部建立空中連廊系統,并延伸至紅線外與相鄰地 塊相連接,加強了場地內外的聯系。

© 中糧大悅廣場

© 中糧大悅廣場
02. 超越紅線—統籌更新
更新組團:考慮四塊場地關系整合——中心綠地、高塔落位、城市界面。
北環大道:考慮180主塔標識性,確保從城市快速路北環大道視野方向 “看”與“被看”。

超越紅線—統籌更新

超越紅線—統籌更新遠處山景:板式宿舍垂直山體布置,所有房間均能獲得雙向山景視野。北側學校:三棟塔樓保證合理間距,讓出日照通廊,減少對學校遮擋。南側遮擋:主塔錯讓南側地塊200米塔樓,板樓退讓南側板樓。

© 中糧大悅廣場
03. 公共設施—共構共生
將公交場站及市政變電站布置于城市次要界面,減少影響,并充分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形成的“第二地表”,與其共構形成商業聚落。

公共設施—共構共生

© 中糧大悅廣場
04. 慢行內街—開放編織
內部設置開放式商業內街,減小街廓尺度,營造舒適、富有活力的慢行系統,編織城市生活。

慢行內街—開放編織
05. 街角廣場—對話吸引
東北——商務廣場,雙辦公圍合,塑造形象與吸引的入口商務廣場;西南——休閑廣場,由宿舍+商業+創意聚落圍合形成休閑活動廣場;西北——商業廣場,營造有頂蓋的商業入口廣場。

街角廣場—對話吸引

© 中糧大悅廣場
06. 庭院空間—聚集交互
兩組庭院、兩種氛圍:首層主廣場庭院2200m²,以商業活動為主;二層創意庭院分別為500m²,900㎡,600m²以創意交流為主,在不同標高,一動一靜,交往聚集。

庭院空間—聚集交互

© 中糧大悅廣場
07. 垂直社區—多維立體
低區:由廣場、庭院、街道,小尺度創意聚落組成的公共空間,營造近人尺度的活力街區;高區:辦公及居住空間,強化雙層的“高架空”和“屋頂花園”,鼓勵交往。綜合“公共廣場”、“商業內街”、“創意聚落”、“架空花園”、“露臺花園”、“二層連廊”、“空中花園”形成多維度的共享公共空間,營造豐富的城市空間體驗。

垂直社區—多維立體

© 中糧大悅廣場
08. 城市界面—內外滲透
三面圍合:東北西以一塔兩板的方式完形城市界面,錯讓南側地塊的遮擋與壓力 。外街內市:裙房形成的街墻體系,尺度小,多空隙,引導城市與社區生活的滲透互動。

城市界面—內外滲透

© 中糧大悅廣場
09. 多元尺度—彈性生長
設計希望為入住研發企業和新型小微企業創造多元辦公尺度并存、空間混合、滿足不同使用人群和未來多元產業模式的三維立體園區,包含:180m主塔樓分層辦公、100米板式整棟總部開放式辦公、聚落型獨立式辦公。

多元尺度—彈性生長

多元尺度—彈性生長

© 中糧大悅廣場

© 中糧大悅廣場
10. 造型語言—識別統一
空間與盒子:讓不同尺度的功能空間在體量上有“可視性”,以期達到功能與形態的統一、可識別。錯動與堆疊:強調體塊的穿插錯動,通過塔樓大體塊堆疊,創意聚落小體塊錯動,創造豐富的空間體驗和尺度表達。

造型語言—識別統一

© 中糧大悅廣場

© 中糧大悅廣場
11. 建構邏輯—優雅理性
三面圍合:東北西以一塔兩板的方式完形城市界面,錯讓南側地塊的遮擋與壓力 。外街內市:裙房形成的街墻體系,尺度小,多空隙,引導城市與社區生活的滲透互動。

建構邏輯—優雅理性

© 中糧大悅廣場
12. 結語
設計團隊希望借由系統的設計策略達成以下目標:整合多地段的片區“共贏”,包容公共設施的空間“共構”,建立立體社區的活力“共享”,引入多元業態的生活“共榮”,開放街巷廣場的社區“共生”,項目主創建筑師鐘兵先生指出:“在城市核心片區做產業園區更新,是改善城市品質的重要契機,需要更有“城市觀”的設計。我們和業主有信心將這些策略系統性地落地”。

© 中糧大悅廣場
項目圖紙

總平面(詞條“平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圖

慢行內街—開放編織

街角廣場—對話吸引

庭院空間—聚集交互

城市界面—內外滲透

城市界面—內外滲透

造型語言—識別統一

建構邏輯—優雅
項目信息
建筑師:AECOM
地址:梅華路與梅秀路交界處西南角,福田區,深圳,中國
項目年份:2020
用地面積:24147.5㎡
建筑面積:200,000㎡
主創建筑師:鐘兵
方案設計團隊:高峻,彭曉明,陽毅,游雁翔,向燁,鄧景為,周子琦,覃予瀟,李舒騰,鄭建洽
委托方:中糧大悅城控股華南大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