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建筑師追求建筑外觀的新、奇、特藝術效果,出現了不少三維自由曲面造型的建筑立面。其基本表現手法是利用異形玻璃幕墻,通過對面板(詞條“面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曲面的變化形式來表現的,這給了幕墻公司的技術人員和科研研發,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和巨大的契機。可以說,異形幕墻的出現和發展給了幕墻設計師們發揮其聰明才智的空間,促使建筑幕墻的設計與施工技術向前發展。本文想通過對經過時間考驗的實際工程項目使用過的成熟節點的介紹和分析,進一步提高我們對新的異形幕墻節點的設計和理解能力。
北京天文館異形玻璃幕墻和玻璃旋體,是典型的雙曲面玻璃(詞條“雙曲面玻璃”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從工程竣工到現在已有十多年的時間了。位于南、北立面的夾膠中空玻璃雙曲面幕墻和馬鞍形玻璃通道的異形夾膠玻璃面板,已經經受到了時間的考驗。在該項目的異形幕墻中從玻璃幕墻到玻璃旋體造型。以及玻璃采光頂、屋頂玻璃體造型等相關于異形幕墻的特殊構造節點有二十種之多。由于節點設計的比較合理,針對性和可實施性強,對異形玻璃幕墻的結構安裝和面板安裝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使得雙曲面的玻璃造型流暢順滑。
本文對在北京天文館項目中使用的幾種特殊節點進行一下分析介紹。這些節點在近十多年中除本項目使用外,部分已經大量應用在其它的異形幕墻的項目中,成為通用的標準節點,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有些節點已經審請了專利,成為被國家認可的專利技術并取得了相應的專利證書,為幕墻行業技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下面,結合實際工程案例作一些粗淺的解析。
1.1、異形幕墻項目北京天文館新館簡介
北京天文館新館的建筑位置位于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138號,總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是一個大型綜合性天文館。工程建筑設計由美國王弄極建筑師事物所和中國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承擔完成。玻璃工程分成三個主要部分:北立面幕墻以及采光頂、馬鞍形玻璃通道、四個空間鋼結構玻璃旋體。無論從設計和施工的技術難度都超乎想象。(如圖1.1-a、b、c、d)

建筑物由五層鋼筋混泥土結構、鋼結構、玻璃幕墻及采光頂、馬鞍形玻璃通道和四個各具象征意義的玻璃旋體組合而成。在四個玻璃旋體內部分別布置多功能廳、動感影劇院、天文觀測臺等功能建筑。在建筑物中部設置了一個由異形玻璃拼接的馬鞍形玻璃通道貫穿整個建筑,將北立面的玻璃幕墻和南立面的石材幕墻連接。其建筑創意新穎、造型別致、層次分明,用玻璃與鋼結構的有機結合體現了過去與未來、藝術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1、2、北立面幕墻和采光頂、屋頂玻璃體的構造
北立面玻璃幕墻由于建筑節能要求,玻璃采用8mm(鋼化)+12A(中空)+8mmLow-e(鋼化)玻璃,玻璃基本分割尺寸為3000mmX1000mm。幕墻按橫明豎隱構造。幕墻結構系統采用了橫向由T型鋼龍骨支托,既作為外視橫線條也作為玻璃面板(詞條“玻璃面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水平支承結構。(如圖1.1-a)
在建筑物北立面幕墻與東、西立面幕墻的銜接過渡處的弧形面是由兩段不同半徑的弧面銜接過渡,避免通常情況下的直角銜接;在北立面玻璃幕墻的西側,局部為凹球型玻璃表面,而球面與平面銜接處為順滑過渡的空間三維曲面。其設計、加工及安裝難度,迄今為止均為國內幕墻業所不多見。整個建筑物線條流暢合理,與周圍建筑物益顯和諧。(如圖1.1-b、c)
北立面幕墻結構按9m跨度布置18根ф800mm直經的鋼管柱,為適應玻璃幕墻的藝術造型,在18根直徑為ф800mm、高度為30m,每根重量為9.9噸鋼立柱中就有8根為彎曲鋼柱。由于鋼管的直徑太大,彎曲孤線要求精度高,又是每根彎曲弧線不一致,給加工制作和現場安裝造成了很大的難度。經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多次試驗,克服了各種困難,最后采用方案是:在后場分級熱彎剪裁成型;在現場放樣逐級校正的辦法。(圖1.2-b)

為達到立面通透的效果,在柱與柱之間的支承結構上我們采用了9m跨的變載面水平玻璃肋作為玻璃幕墻受風荷載的主要支承結構,用橫向玻璃肋與鋼方通的組合結構支撐著有橫向線條的立面玻璃,用φ12mm的鋼拉桿來保證玻璃肋的平面處穩定,這在國內是首次使用的。為確保安全,玻璃肋采用25.52mm的雙鋼化夾膠玻璃,用不銹鋼夾板連接,并通過運用ANSYS軟件作整體計算和幕墻三項性能實體試驗證明,該結構安全、合理。(如圖1.2-c)

采光頂采用隱框作法,玻璃為中空鋼化夾膠玻璃。排水坡度為3%。根據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設置13個電動通風排煙窗。為避免夏季陽光的過度照射,在采光頂的室內我們設置了玻璃遮陽百頁。合理的節點設計和材料組合保證幕墻的功能要求。在屋面的頂部,球形天文望遠鏡的周邊安裝了多個無使用功能的玻璃體造型,其結構都是由鋼結構支承的點支式玻璃幕墻,實現的效果是在室內的玻璃旋體穿透屋面與天空相呼應(如圖1.2-d、e)
2、節點設計
2.1、馬鞍形玻璃通道與南北立面異形幕墻
在建筑物中部設置了一個由曲形鋼結構支撐,用360片不同尺寸、不同規格的雙曲面熱彎夾膠玻璃拼接而成的馬鞍形玻璃通道,這個通道貫穿整個建筑。它將北立面的曲面玻璃幕墻和南立面的石材幕墻連接。它的特殊之處在于極具創造性的利用鋼結構和雙曲面玻璃組成連續的馬鞍形空間雙曲面,實現了一個富有想象力的夢幻空間。(如圖2.1-a、b、c)

在南、北立面的馬鞍通道入口處,由于外形和玻璃分割線所限,使鋼結構龍骨的加工和玻璃的加工安裝碰到很大的難題。固定玻璃的次龍骨是曲線形,而固定玻璃的槽口又要與玻璃的邊緣對應,這就出現了次龍骨為曲線扭曲形狀;異形邊雙曲面玻璃最大長度達3680mm×1200mm,這在國內玻璃加工(詞條“玻璃加工”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業是從未遇到過的難題。經多次論證和試驗,確定了加工安裝方案。
鋼龍骨的制作分兩步進行,首先將龍骨的外形按設計要求的曲線制作成形,保證將誤差控制在±1.5mm之內,并預安裝到位,再按每隔100mm作一個與玻璃面的切線對應點,確定扭曲度數并逐級校正成形,確保玻璃邊緣與龍骨槽口吻合。

在北立面玻璃幕墻和馬鞍形玻璃通道入口的玻璃幕墻,采用了橫明豎隱的玻璃幕墻形式。幕墻結構系統采用了橫向由T型鋼龍骨支承,在外部增加了鋁合金裝飾扣條。使其既作為外視橫線條也作為玻璃面板的水平支承結構。圖 2.1-d北立面異形玻璃幕墻節點圖中所示的為大面的基本節點,在轉角處和曲面幕墻處的節點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加強改造。(如圖2.1-d)
上一頁12下一頁
建設單位:北京天文館新館建設工程業主委員會
設計單位:中國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
建 筑 師:呂琢
幕墻形式:雙曲面玻璃幕墻
工程概況:位于北京西外大街,采用輕鋼結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