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2024年2月21日,河南洛陽市孟津國資文旅集團被法院裁定破產。裁定書顯示,該公司負債9036萬元,實物資產價值3334萬元。法院認為,該公司全部有效資產明顯無法清償全部債權,且不具備重整、和解的可能。

按照以往操作,如果地方文旅集團陷入困境,政府常用的處理方法是將其重整,或并入其他國資集團,這家企業直接破產,業內首次。
01、大股東自行申請破產
孟津國資文旅集團,成立于2015年,由市級文旅平臺與區政府共同出資成立,持股比例分別為51%、49%,該公司的成立主要是投資開發孟津區南石山村三彩文化小鎮項目。且開發的文化小鎮于2017年入選住建部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按照總體規劃,特色小鎮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總投資5.13億元。
在上述項目中,當地政府的利益訴求和該文旅集團大股東的利益訴求并不完全一致。政府希望其承擔起重資產投資的任務,解決小鎮的基礎建設、風貌提升、旅游體驗升級等。大股東考慮的是市場層面的問題,項目有沒有收益,國有資產有沒有保值增值,怎么面對上級國資委的考核?
該公司負債9000多萬元,除了大股東2800萬借款之外,還有拖欠各路供應商的建設款、貨款,以及通過地方國企的身份優勢取得的各種借款,在持續的失血以及巨額的負債之下,其大股東以第一債權人的身份向法院提出了破產申請。
02、為何不救助?
此前,地方文旅集團乃至地方城投、城建集團出現債務危機,往往地方政府積極救援,因此很少出現真正破產的情況。
據了解,孟津文旅的債務危機始于2018年,彼時孟津區政府和洛陽旅游發展集團也嘗試積極拯救。從2018年出現危機到2024年裁定破產,6年時間始終未能成功拯救,一方面是孟津文旅拯救難度大,投資項目不具備市場價值,債務包袱重,導致一直找不到愿意“接盤”的投資方。
此外,孟津文旅就是洛陽旅游發展集團聯合孟津區政府成立的一個項目公司。區政府對市屬國企的影響力有限,區政府掌控的資源有限,面對需要巨額資金的拯救方案,往往力不從心。其他地方旅游集團救援案例中,一般是上級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調動資源進行救援。例如,云南的省級旅游集團云南康旅2021年遭遇債務危機,上級政府協調全省各大國有集團、金融機構支持云南康旅化解債務,將百億規模的短期的高息負債變成長期的低息負債,使云南康旅的資金鏈危機得以化解。
最后,政府不救助的另一個潛在因素,是其即使破產,對三彩小鎮的影響也不大。孟津文旅主要投資了基礎設施、景觀設施等,即使其破產,不影響這些設施的使用。
03、城投文旅出清
2024年3月9日住建部部長倪虹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特別強調“對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的原則,該破產的破產,該重組的重組。
從政策層面的態度來看,目前化解地產行業風險的思路應該是房企責任第一位、地方政府責任第二位,金融部門(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在其中的角色是配合。為此,倪虹部長在記者會上特別提出“現在已經充分賦予了城市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就要扛起責任”,這雖然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但也說明地方政府在化解地產行業風險方面的壓力會比較大。
某種意義上,孟津文旅的破產是一個信號。地方文旅集團已經走過了第一階段的草創期,進入了大浪淘沙階段,過去很多跟風成立的地方文旅集團,成立之后未找到發展方向和自身優勢的,將逐步被淘汰和出清。
未完待續
235家房企申請破產重組
2024年2月21日,金科股份發布公告稱,已向法院遞交重整申請相關資料。至此,金科成為首家主動發起重整的千億房企。

金科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如果公司順利實施重整并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于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提升公司的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早在2023年6月末,金科正式宣布引戰的消息,稱長城國富有意向獨立或與其他合作方組成投資聯合體作為重整投資人參與金科股份的預重整。
而就在此前1個月,陜西建工與金科集團高層就雙方開展全面戰略合作等事項向重慶市政府做了專題匯報,后續并無實質進展。因此,市場猜測,長城資產可能聯合陜西建工對金科進行重整,以有效隔離風險、盤活資產、推動后續開發與保交付。
在金科之前,多家房企已被債權人提出清盤呈請、破產申請等,比如大發地產、弘陽地產等,1月29日,中國恒大被正式下令清盤。
事實上,更多中小房企的生存環境更難。
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以“房地產”關鍵詞檢索,剔除重復信息及非房地產企業的名單統計后發現,2023年約有235家房企發布了相關破產文書。



這些破產房企主要還是以地方小微房企為主,且位于三四線城市的企業居多,經營及項目覆蓋范圍不大。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階段,中小房企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容錯率也將變得更低,一些實力不濟的小房企最終將會被兼并或走向破產的邊緣。在這一輪企業優勝劣汰之后,留下來的企業的整體利潤水平會有一個復位。
住建部部長:這類房企,
該破產破產!該重組重組!
2024年3月9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舉行。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住建部部長倪虹在答問時表示,對于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該破產破產、該重組重組;對于損害群眾利益行為,依法堅決予以查處,讓他們付出應有代價。
有記者提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我們注意到社會各方面都十分地關注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想要請問住建部將采取哪些措施來推動構建新模式呢?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圖片來源:中國網
倪虹介紹:黨中央提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我想這是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的治本之策。如何構建,我體會有三點:
第一,在理念上。
要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住房需求,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好房子。
第二,在機制上。
我想有兩點,一是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制,也就是說從要素資源科學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抓手就是指導各地編制好住房發展規劃。二是完善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這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在供給方面,要改革完善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制度,有力有序推進現房銷售。在使用方面,要加快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等專項制度。
第三,在實施上。
有兩個重點,一是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這既是利民之舉,又是發展之計,也是轉型之策。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重構市場和保障關系的重大改革,重點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城市韌性的重大舉措,重點是平時用得著,關鍵時刻能用得上。城中村改造,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工程,重點是要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改善居住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去年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三個文件,今年重點就是抓開工建設、抓質量安全,盡快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二是下力氣建設好房子。住房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讓人民群眾住上好房子。什么是好房子?不同面積、不同價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我們將引導建筑師精心設計好戶型,鼓勵企業研發好產品、好材料、好設備,我們也希望能夠多行業跨界協同,合力建造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讓群眾能夠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在新模式下,我希望現在的房地產企業看到,今后拼的是高質量,拼的是新科技,拼的是好服務。誰能抓住機遇、轉型發展,誰能為群眾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能有市場,誰就能有發展,誰就能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