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城市更新改造,重塑城市活力!回溯過往,長灘觀光塔所在區域的前身——上港十四區,曾是滬上知名的老港區,被稱為“寶山水上明珠”。隨著《上港十四區整體轉型開發協議書》的簽訂,上港十四區轉型發展全面啟動,“老港區”脫胎換骨,轉身為集生態綠化、商業商務、休閑居住為一體的濱江新空間——上海長灘。

2021年9月9日,隨著最后一段懸掛幕墻的鋼結構,在六臺液壓同步提升設備的共同牽引下精調就位,上海長灘觀光塔鋼結構提升施工順利完成,待后續玻璃幕墻安裝完畢,寶山濱江美景就將360度盡收眼底。
觀光塔直徑25.7米、高約180米,是G1501過江隧道市重大工程的配套工程,整個塔身地下3層、地上19層。

長灘觀光塔處于上海長灘基地東端,是整個區域的地標建筑,也是整個寶山濱江輪廓的天際制高點。
該觀光塔由華建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緊扣“定海神針”這一主題,塔身修長、線條簡潔,建筑立面采用通透的玻璃幕墻,最大限度實現了內外空間的交融,充分發揮面朝長江,背靠城市公園的位置優勢,實現了360°全角度觀景的奢闊視覺體驗。

整個觀光塔的主體外圍護為圓柱面網格鋼結構,安裝精度(詞條“精度”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要求高,而塔身的三道懸挑桁架,分別下掛三段最大高度為44米的柱面網格鋼結構,用于幕墻安裝。該結構上端為固定鉸節點,下端采用針對此項目開發的變剛度(詞條“剛度”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彈性連桿,上下支座之間與主體結構無任何連接,施工難度大,安裝精度高。

其中,由蘇州金螳螂幕墻有限公司負責的幕墻系統,由3000多塊“三角形”的單元板塊組成,并采用了“逆作法”施工工藝,由于項目地處長江入海口,高空+大風的作業環境,為板塊的安裝帶來一定的挑戰。

項目總包單位上海建工集團,通過自主研發的“計算機同步控制液壓提升”和“智能自動跟蹤測量”技術,自上而下分區逆作安裝外圈柱面網格鋼結構,這種采用逆作施工法,懸掛鋼結構的工藝,在國內尚無先例。

建筑外形如一根“定海神針”,聳立在黃浦江與長江交匯口,也是目前寶山區最高建筑。上海長灘觀光塔作為區域地標建筑,也是整個寶山濱江輪廓的天際制高點,主體鋼結構全部為類似“燈籠造型”的懸挑結構,懸挑最大9米,樓層之間呈跳躍式分布,最大凈空為44米,鋼結構高空懸挑施工難度大、拼裝精度控制要求高。

在觀光塔施工中采用了整體提升鋼平臺、空間異向桿件吊裝單元加工拼裝、不共面體圓筒狀幕墻鋼結構提升及安裝、三維測量與BIM建模相結合的鋼結構幕墻一體化深化施工技術,確保了施工質量和進度,圓滿完成了結構封頂的重大節點目標,為項目后續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海長灘觀光塔的136米以上空間,面積更大、高度更高、視野更佳,將設計為高檔餐廳、足球會所以及觀光平臺,為北上海打造獨一無二的高空城市休閑場所。
內外空間的高度交融,實現了360度全角度觀景的奢華視覺體驗,利用其空間,提升其功能,塔內安排了垂直綠化、高空攀巖、繩索矩陣、餐廳、婚禮殿堂以及觀光平臺等,是體驗現代生活方式的實景地。



上海濱江地標喜添新成員|上海長灘約147萬平方米建設項目,已經基本形成版圖成果,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相信,隨著上海長灘觀光塔項目的全面落成運營后,登塔遠望,東可眺日出江海的壯闊豪景,南可瞰國際郵輪城的萬國風情,與東方明珠遙相呼應,一定是別具一番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