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fā)布:
3、還有其它做副框的做法,價格貴,實用性差。
我個人提倡水泥砂漿填充做法,規(guī)范也沒有明確不準用水泥砂漿呀?再者我覺得大家不要混淆和套用“柔性連接”的概念。
大部分門窗項目是用發(fā)泡劑的; 有些業(yè)主會要求下框部位用水泥砂漿; 最近新接了一個項目要求全部用水泥砂漿,地方偏僻,房子超多,頭疼中。
個人觀點:首先我覺得在任何一個正規(guī)的工程里面沒有哪個總包或監(jiān)理敢告訴你窗框和墻體連接不用發(fā)泡劑,這個應該和設計說明沒有關系,我們的二次深化設計圖紙是經過設計院審核的,他們不可能允許窗框和墻體直接連。
說得還是在理的,不過這牽扯到,先安裝窗框,還是先粉刷窗邊了。產生的問題都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上的造成的,窗框與窗洞的距離:窗上口與側口為25mm,窗下口為45mm.能控制到這樣的話,無論哪個工藝都節(jié)省成本。
8、 我是嚴重反對水泥砂漿填縫的。濕法上墻有以下幾大弊病:
1濕水泥砂漿對鋁材有腐蝕現(xiàn)象
2鋁框截面較小,料較薄時,水泥砂漿填縫易導致鋁框變形。這個問題在實際工程中出了多起,后來我們公司一律干法上墻。
3水泥砂漿填縫不能用于隔熱型材,因為其導熱系數(shù)(詞條“導熱系數(shù)”由行業(yè)大百科提供)較大,保溫性能不好。
4水泥和鋁框的熱膨脹系數(shù)不同,產生的熱應力無法消除,只能靠鋁框變形來吸收。一定時間以后,水泥會出現(xiàn)龜裂。
5防水性能差,水泥是可以滲水的。如想解決需要使用防水水泥砂漿或其它辦法。但水泥出現(xiàn)龜裂后,這個問題依然不好收場。
6主體結構會有沉降,水泥砂漿填縫沉降要被迫由鋁框變形來吸收。
7地震時,水泥砂漿填縫使整窗喪失了平面變形能力。
濕法上墻是日本人發(fā)明的,那時日本正處于戰(zhàn)后回復和發(fā)展經濟階段,比較追求降低成本,后來日本對濕法上墻進行了限制,開始使用固定片干法上墻。我們國家實力處在發(fā)展中國家向發(fā)達國家過渡階段,現(xiàn)在開始對一些落后的技術進行限制是有必要的。
9、雖然發(fā)泡的造價要高一些,但從長遠來看,還是發(fā)泡好,而且保溫性好,除了水泥對鋁合金型材有腐蝕外,再就是在幕墻門窗安裝完畢后,形成20~25的填封,土建不見得認真去抹灰,而求也不好施工,這樣形成空隙,對業(yè)主將來也是不好的事。
10、我的苦難經歷
濕法上墻:
1。砂漿填充不飽滿,框體沉降 你也知道意味著什么樣?
2。開裂,膠可以象蘑菇一樣,你不想與我一樣做火鍋吧
3。膨脹,變形可以讓你3-5mm的間隙=0,(有的地方間隙 是絕對不可以大過2mm的) 嘎吱嘎吱嘎吱,天天來修吧!
4。你看過拿著噴漆到處補顏色的人嗎?呵呵!就是我
以上是我個人的苦難經歷,條條都有實在的工程在,阿門!
11、我認為用發(fā)泡膠合適
1、用發(fā)泡膠具有保溫隔熱
2、用砂漿會腐蝕鋼附框或鋁型材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