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07月08日消息 】回首過去8年,在
建材 行業一度布局分散、競爭無序的艱難處境下,中國建材集團轉變和創新企業發展方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2年至2009年,集團營業額從37億元增至816億元,增長21倍;利潤從0.78億元增至38.8億元,增長49倍;資產總額從123億元增至1133億元,增長8倍,穩居建材行業百強首位。
展望未來10年,中國建材明確提出實施"大建材"戰略,大力推進水泥 、
玻璃的結構調整、聯合重組和節能減排,大力發展
新型建材、新型房屋與
新能源材料,并從現有建材領域擴展到建筑
鋼材和
木材領域,強化產業鏈的延伸,穩步推進海外業務,參與國際競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出一條快速發展之路的中國建材,將如何在未來打造世界一流的建材企業,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
記者:我國建材行業產量在全球占比很高,但存在著"大而不強"的問題,有幾十億元銷售收入的企業就覺得很大了。您怎樣看待建材行業的發展現狀?
宋志平:2009年中國水泥產量16.28億噸,占全球水泥產量50%以上;
浮法玻璃 產量5.6億重量箱,占全球玻璃產量的46%;
陶瓷等產能占全球比重更高。建材行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存在著"大而不強"的突出問題,即產業集中度低,企業數量多,過于分散,行業規模大但缺乏強企。中國建材集團從一個資產和收入均為幾十億元的公司發展成為"雙過千億"的企業集團,是一個歷史性跨越,是切實轉變發展方式的成果。這不僅將成為集團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將成為我國建材行業由大變強的標志性事件。
記者:我國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 和重復建設進行抑制,對建材行業這一較典型的產能過剩行業,意味著什么?
宋志平:同國內許多傳統制造業一樣,水泥、玻璃等傳統建材產業已經發展到了全行業過剩的階段,需要進行大規模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這給我們帶來一定的挑戰,但同時也將帶來巨大機遇。在這場全新的產業發展格局中,作為建材行業的排頭兵,中國建材集團應該責無旁貸地成為市場健康化的帶頭者。
下大力氣開展聯合重組,目的是要形成以大集團為主導的區域性市場格局,提升行業價值,提高行業集中度,使產業由追求量的增加轉變為追求價值的增長。過去,依靠聯合重組和資本運營,中國建材集團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如今,根據國家產業政策,我們更要堅定不移地轉變發展方式,堅持技術創新和突出主業的發展道路,堅持資本運營和聯合重組相結合的成長模式,走出一條以區域發展為中心,控制總量,實現存量優化,推進市場健康化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記者:您此前提出,今年要大力發展新型建材 、新型房屋與新能源材料。中國建材將如何通過技術創新走出一條立足"三新"的
節能環保 之路?
宋志平: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對實現產業升級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至關重要。中國建材集團始終把技術創新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了集團整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建立創新平臺,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先進的人才與技術,加大集成創新力度。目前我們正在抓緊組織實施高性能水泥、
太陽能膜玻璃 、高性能
碳纖維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專項,著力突破關鍵技術,提高科技對集團發展的貢獻率。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住宅產業化,中國建材正在積極推進"房屋下鄉"工作,在農村推廣
鋼結構節能環保集成房屋。
記者:在未來發展中,中國建材集團的"大建材"戰略在業務結構和發展模式方面有何考慮?
宋志平:"大建材"戰略總結起來,一是按照國際通行概念,從現有建材領域擴展到建筑鋼材和木材領域;二是強化產業鏈的延伸,大力發展新型房屋業務;三是穩步推進海外業務,參與國際競爭。
對企業來說,大是基礎,強是目的。中國建材集團的目標是,十年后建設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最大的綜合建材供應商。為此,中國建材集團將進一步豐富、充實"大建材"戰略,不只規模要做大,而且要有產業屬性,有研發創新能力,有核心競爭力,要在行業中舉足輕重。【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